心血管系统疾病论文_PCSK9抑制剂对急性ST段抬
文章目录
1 对象与方法
1.1 对象
1.2 方法
1.2.1 样本量的计算
1.2.2 分组
1.2.3 盲法
1.3 治疗
1.4 观察指标及检测
1.5 统计学处理
2 结果
2.1 一般资料
2.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
2.3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
2.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比较
2.5 两组治疗前后微循环功能指标水平比较
2.6 两组治疗前后的冠脉血流分级比较
2.7 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重构指标水平比较
3 讨论
文章摘要:目的:探究PCSK9抑制剂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(STEMI)经皮冠状动脉介入(PCI)术后的微循环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。方法: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,选取2019年12月—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,按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和PCSK9抑制剂组(PCSK9i组)各45例。两组患者PCI术后均行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、控制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等常规治疗。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,PCSK9i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CSK9抑制剂治疗,两组均治疗6个月。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冠状动脉(冠脉)微循环功能指标:冠脉血流储备(CFR)、微循环阻力指数(IMR);术前术后及复查造影时的冠脉血流分级;左心室重构指标:左室收缩末期内径(LVESD)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(LVEDD)、左室射血分数(LVEF)。结果:对照组和PCSK9i组各有40例患者完成研究,治疗6个月后,两组的LVESD、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(P<0.05),CFR、IMR、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(P<0.05)。PCSK9i组的IMR水平低于对照组(P<0.05),CFR、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(P<0.05),冠脉血流3级者高于对照组(P<0.05)。结论:PCSK9抑制剂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冠脉微循环及左心室重构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DOI:10.13201/j.issn.1001-1439.2022.01.005
论文分类号:R542.22
